大规模生成式 AI:用裸金属 GPU 集群解锁高性能媒体

生成式 AI 革命:创新遇上基础设施瓶颈

Featured | 
Community
  |  
September 22, 2025

生成式 AI 革命已不再是遥远的预测,它正在当下重塑从媒体娱乐到科学研究等各个行业。
2024 年,AI 支出激增至 130 亿美元以上,生成式 AI 吸引了全球 339 亿美元的私人投资,比 2023 年增长 18.7%。
然而,这一快速进步也暴露出一个关键瓶颈:当前基础设施不足以跟上大规模 AI 工作负载的需求。
高盛预测,到 2030 年,AI 将导致数据中心的电力使用量增加 160%,凸显了该行业正面临的基础设施危机。

传统云解决方案曾是可扩展计算的首选,但如今它们的局限性逐渐显现,给希望充分释放生成式 AI 能力的创意型企业制造了巨大障碍。
解锁这一潜力的关键在于回归计算本质:裸金属 GPU 基础设施。
像 Aethir 这样的公司正引领这一向去中心化、分布式计算网络的转型,使组织能够绕过中心化云服务商的传统壁垒,获取企业级性能。

云的隐藏成本:性能与出口费用(来源:Menlo Ventures)

多年来,虚拟化一直是云计算的标准,它承诺灵活性和资源优化。
然而,对生成式 AI 的高要求而言,这一抽象层引入了显著的隐藏成本与性能损耗。
相比之下,像 Aethir 这样的裸金属基础设施提供商提供透明且具竞争力的定价,完全消除了这些隐藏成本。

虚拟化将物理硬件与软件分离,这一特性本身会带来高达 15–30% 的 GPU 性能损耗。
对小任务来说这一差距或许可以忽略,但对运行在数百块 GPU 上、耗时数天的训练任务来说,这将成为关键问题,导致时间与成本的大幅超支。

除了性能损耗外,传统云服务的经济模型还带来另一大挑战:出口费用陷阱
AWS 在每月前 100GB 免额度之后,对数据出口收取每 GB 0.09–0.05 美元不等的费用,而数据迁出云端的带宽费用往往超过计算本身的费用。
这对处理高分辨率视频、音频与 3D 资产的媒体公司尤其棘手。
根据《Flexential 2024 AI 基础设施状况报告》,有 42% 的机构因成本和隐私担忧已将 AI 工作负载从公有云撤回。
结合高需求 GPU 的排队时间与可用性问题,传统云解决方案的真实成本已成为创新的重大障碍。

裸金属 GPU:高性能替代方案

转向裸金属基础设施不仅是为了节省成本,更是为了释放底层硬件的全部性能潜力。
通过像 Aethir 这样提供透明定价的方案,企业可以在没有隐藏成本与复杂性的前提下获取这种卓越性能。

裸金属解决方案通过提供直接、无障碍的 GPU 访问,消除了困扰传统云环境的虚拟化开销。
研究显示,GPU 加速虚拟机在优化配置下可以达到裸金属性能的 95–100%,但大多数传统云环境仍存在显著的性能损耗。
这种直接硬件访问对于优化内存带宽至关重要,而内存带宽是大模型推理性能的关键因素。

此外,在裸金属环境中,网络结构对分布式 AI 工作负载的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像 InfiniBand 这样的高性能互连相比标准以太网具有显著优势:在 128 节点 GPU 集群中,InfiniBand 的端到端平均延迟为 1.2 微秒,而 Ultra Ethernet 为 1.9 微秒。
TensorOpera 的 Fox-1 LLM 案例表明,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可以在显著降低资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具竞争力的性能。
通过从硬件到网络优化整个堆栈,企业可以实现显著的性能提升与成本节省。

用裸金属基础设施重塑 AI 工作负载

裸金属基础设施的优势不限于某一类 AI 工作负载,而是覆盖生成式 AI 的全谱系应用:

A. 大语言模型(LLMs)
对 LLM 而言,裸金属集群在训练与推理中都能带来显著效率提升。
在高性能、低延迟环境中扩展至数千块 GPU,是训练下一代多模态模型的关键。

B. 图像与视频生成
在媒体生成领域,裸金属基础设施支持实时渲染能力与大规模批处理。
裸金属方案的高带宽、低成本存储与网络对管理媒体工作流中涉及的海量数据集至关重要。

C. 音频与音乐生成
交互式音频和音乐生成应用对低延迟要求极高,裸金属基础设施非常适配。
通过消除虚拟化开销,开发者可以打造更具响应性与沉浸感的用户体验。

D. 3D 内容与虚拟世界
对复杂模拟和分布式渲染架构而言,裸金属方案的 GPU Direct 能力提供了显著性能优势。
这使得创建更逼真、更沉浸式的 3D 内容与虚拟世界成为可能。

自建 vs 租用:GPU 基础设施的新经济学

对任何企业而言,自建或租用 AI 基础设施都是关键决策。
虽然自建裸金属集群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但创新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提供商如今提供了第三种选择:
在无资本支出和运营复杂度的前提下获取企业级裸金属性能。

例如,一块 H100 GPU 的采购成本为 25,000–40,000 美元,搭建 8-GPU 集群仅硬件成本就需 20 万美元以上,还未包括网络、存储与机房费用。
而通过 Aethir 平台租用等效算力一年成本显著更低,同时无需承担维护、电力与基础设施管理负担。

现代分布式计算平台通过提供无出口费用或隐藏带宽收费的透明定价,消除了隐藏成本。
ROI 分析持续显示,与传统云厂商相比可降低 40–80% 的成本,大多数工作负载的盈亏平衡点通常在 6–12 个月内达成。

技术蓝图:构建高性能 AI 堆栈

构建高性能裸金属 AI 集群需要仔细考量堆栈中的每个组件:

  1. GPU 的选择(从 H100 到最新的 B200)会显著影响性能与成本

  2. InfiniBand、RoCE 与以太网之间的网络架构决策对分布式工作负载至关重要

  3. VAST、DDN、WekaIO 等厂商的存储解决方案可优化 AI 工作负载性能

  4. 集群规模从 8-GPU 开发环境到 4096-GPU 超级集群

像 Aethir 这样的领先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提供商通过其覆盖 93 个国家、200+ 地点的全球网络提供预优化配置,使企业无需承担基础设施管理复杂性即可获取最优配置。

迁移简化:企业 AI 的分阶段策略

常见的迁移顾虑包括业务连续性、技能要求与性能验证。
成功的企业遵循分阶段迁移策略:先从非关键工作负载入手,验证性能基准,再逐步迁移生产系统。
关键成功要素包括:

  1. 在过渡期间维持混合环境

  2. 投资团队培训

  3. 建立清晰的性能指标

大多数企业发现,24–48 小时的部署周期与全面的技术支持,能显著降低迁移风险,相比传统预期更为高效。

AI 计算的未来:去中心化与可持续性

基础设施格局正在快速演变,新兴的 GPU 技术(如 NVIDIA Blackwell B200 与 GB200 架构)承诺带来前所未有的性能提升。
受可持续性与地理分布需求驱动,去中心化基础设施趋势正在加速。
环保因素正变得至关重要,而裸金属方案相比虚拟化替代方案具备更优的能效表现。

预测显示,在 2025–2027 年期间,将会出现:

  1. 去中心化 GPU 网络的广泛采用

  2. 可再生能源的集成

  3. 面向特定工作负载类型的专用 AI 基础设施兴起

你的高性能生成式 AI 路线图

评估阶段:评估当前基础设施成本,识别性能瓶颈,量化出口费用与隐藏支出,并对现有工作负载进行基准测试建立基线性能指标。
试点计划:从具高价值的非关键工作负载开始,重点关注带宽需求高或运行时间长的训练任务,这类任务最能体现裸金属优势。
关键指标:跟踪总拥有成本、性能提升、部署速度与运营效率。监测每 GPU 小时成本、训练时间缩短情况、基础设施利用率等。
合作模式:考虑选择提供企业级基础设施的托管型裸金属服务,以避免运营复杂度,让团队专注于核心 AI 开发而非基础设施管理。

弥合差距:用 Aethir 普及生成式 AI

裸金属 GPU 集群凭借卓越性能、透明定价与直接硬件访问,正成为下一波 AI 创新的基石。
像 Aethir 这样的去中心化平台正在普及高性能计算,让各种规模的企业都能通过全球网络安全且高性价比地访问企业级 GPU,在 AI 优先经济中实现公平竞争。

竞争压力已非常明确:通过现代去中心化平台采用裸金属基础设施的公司,将引领“生成一切”革命。
未来属于那些能够释放裸金属 GPU 集群全部潜力的企业——而 Aethir 正让这一未来触手可及。

准备好重塑你的 AI 基础设施了吗? 立即联系 Aethir 企业团队,讨论你的具体需求,了解裸金属 GPU 集群如何加速你的生成式 AI 计划:enterprise.aethir.com

Resources

Keep Reading